Thursday, August 29, 2013

小夏 [8M29D] - 搭乘飞机初体验

八个月大的小夏,已经有搭乘飞机的经验了,而且,历时13个小时半 :) 


从计划带小夏回国那一天开始,我们无时无刻都为这一天的到来感到紧张。矛盾的是,我们既期待他的第一次而兴奋,又害怕他不习惯气压而辛苦哭闹。

幸亏,一切都比想象中好,小夏没有闹脾气,没有不舒服,唯一辛苦的是厕所里头换尿片的空间实在是太小了。我总共帮他换了两次,一次是他大便了,另一次是侧漏,他翻来复去睡不好,抱他起来才发现衣服裤子都湿了。
在一个那么狭小的空间,帮一个一直挣扎要坐起来的小朋友换尿布,实在不容易。加上那时候刚巧遇到暴风,机长重复好多次要乘客马上坐回原位绑好安全带,我却困在厕所里在摇晃得连我都站不稳的情况下,成功花了15分钟换完一片尿布以及全身上下都湿嗒嗒的衣物。


那天,我们在免税区只逗留了10分钟,这是我搭飞机以来唯一一次没有逛免税店,原因是我家少爷不耐烦 :D
我们的飞机是晚上10点起飞的,一直都是8:30pm入睡的小夏到了飞机场免税区已经是睡意很浓,抱枕和奶嘴都给了他,他却不要在推车里睡,放他躺下,他又自己扶着坐起来,最后唯有陪着他,跟他说说话,一边等待上飞机。


怎么知道,上了飞机的小夏,精神突然充沛。
我们后座的英籍夫妇总是逗着他玩,他也玩得兴奋,一直伸手碰人家的电视荧幕,别人拉拉小手就会呵呵呵地笑个不停。周遭的飞机乘客也许因为沉闷的机舱里有宝宝的欢笑声而望向我们的方向,喜欢小朋友的乘客们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跟他玩乐。
唯独坐在我们旁边的华人夫妇,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好动的小夏拉扯了他们的报纸一下,我马上道歉,他们不但完全没有跟我们有眼神接触,还马上拿着报纸侧身坐向另一面,此时我才想到也许我应该停止让小夏跟别人玩,我忽略了这样会打扰到喜欢宁静的乘客。



飞机餐虽然没有想象中好吃,但却非常丰盛,还有很多小零食分派给乘客。小夏当然不能吃,他有自己的专属食物 —— 奶!:D
飞机起飞以及降落的时候,因为气压反差很大,就连我们大人都必须要吞口水让自己耳水平衡而舒服一些,小宝宝不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出吞咽的动作,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宝宝耳鸣。所以,我们都很巧妙的把他要奶的时间安排在起飞以及降落的时候,大致上都如我们计划般顺利地减低小夏的不舒服感 。


唯一失算的是,降落的时间比我们想象中长很多。当天的吉隆坡刚巧遇到多雾,飞机在空中盘旋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降落,小夏肚子饿得不耐烦,我决定提早给他喝奶,飞机才刚开始要降落的时候他就已经喝完了。
因为之前有听说不一定要喝液体让宝宝有做出吞咽的动作,所以我们也准备了一些饼干当零食。也幸亏我家小夏是个贪吃宝宝,整肚子奶了还是很乐意拿着饼干啃。所以,后半段的降落都是靠饼干以及水减轻他的不舒服。耳边不时传来很多宝宝的哭声,我很怕他会感染到其他宝宝的难过而跟着哭,幸亏没有。

路程13个小时半,不是一般的长时间。我们都特别在乎小夏在飞机上睡不睡得着。在这之前,老公已经问过马航的地勤人员,得知我们可以申请这样的婴儿床架 (bassinet) ,小小一个婴儿床看起来很错,还有一个内设的被单/大腰带,既可以当被子用,还可以帮着婴儿以防他们翻身或者坐起来。


婴儿床在起飞之后才安装,同样的在登陆之前会先回收。墙上还写有规则。我们买飞机票的时候,就必须特地选面向墙的座位。而婴儿床架就必须另外跟地勤人员要求,要求了也不一定可以拿到。
地勤人员建议我们提早到飞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登机处理的柜台要求要一个婴儿床,柜台的员工会照当天的情况安排婴儿床给我们。如果当天那一班机很多宝宝要求婴儿床,婴儿床会依据先到先得的程序派出去。


床架的长度真的很有限,要是我家小夏再长高一些,就会睡得非常不舒服了。我们害怕他着凉,又长袖衣,又盖被,又帽子 :)
他累了,老公就负责抱他在怀里走动,等他睡着了就把他放入这个婴儿床。我稍微靠近他的小床架,发现墙后有一些机器发动的声音,那重复又重复的声音似乎很适合小夏入眠,他偶尔睁开眼睛,想爬起来又因为空间太小爬不起,慢慢地他又会自己入睡,除非是要喝奶,要不然我们都尽量不抱他起来。


飞机顺利降落之后,空姐过来通知我们必须要先让其他乘客先下飞机,原因是我们的宝宝推车还没有送过来。好几个乘客要离开之前,经过我们的座位的,都给小夏很好的鼓励和评语。有的一边摸摸他的头一边说:You did very well, good job! 有的就握握他的手,说:You are a good boy, aren't you? 这绝对是意料之外的事。

就这样,我们顺利地在13个小时半后抵达马来西亚。这一次回国,我和小夏起码会住上一年之久,所以,我们的行李超多,连小夏的travel cot也折起来带回来了。60公斤是我们两个人行李的总上限,实际上,我们当天的行李共中64公斤,地勤人员很好,完全没有罚款我们 :)

第一次搭飞机,我给小夏B+。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有勇气一个人带着他搭乘飞机,太多突发事件是无法预料的,我暂时还是没有这个勇气。

Monday, August 12, 2013

第十一站:英国, 水上伯顿 (Bourton-on-the-water)

5月份的一个周末
老公心血来潮说要带我去一个很不错的小村庄走走
去了才知道的确很不错 :)
后来,家婆以及小姑过来英国
我们又去了一趟
我很喜欢这里

这个水上伯顿具有英国威尼斯的美称
它是柯丝窝Cotsworlds市的其中一个比较具代表性的村庄
Cotsworlds是贯穿在英国六个郡内的一条山脉构成科茨沃尔德地区


Bourton-on-the-water被誉为最美的Cotsworlds小村
蜿蜒的河流穿过小镇,清澈见底
静静地享受着河流的流水声就已经是非常舒服安逸的享受了



这条小河是River Windrush,它将这个村庄一分为二
共有6个这样的石桥
有人在训练小马儿下水

周末或者假日
这里有这样的马车服务
载客人环绕小镇
之后还会拉客人到河流里走一圈
看着马儿拖着马车踏水地走着实在很有趣


这个爸爸说要跟儿子穿亲子装 :D


这里的建筑物都以暖色石灰岩建设为多


沿着河流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店铺
最为热闹的就是餐饮业以及雪糕屋


小孩们穿着寒衣,穿着防水靴子下水玩乐
我蹲下用手试一试水的温度
嗯,的确不能赤脚下水


另外,坐在河边草地上野餐的人也很多


浅浅的河流不难看到鸭子的身影
甚至有些小狗在河里追赶鸭子


这个小朋友不晓得会不会欣赏这种美


人潮很多,过桥都需要排队


我们也找了一个空角落
停下来欣赏这里的美景


另外,这里也以自家制的果酱著名
我们买了一罐plum口味的
回家涂面包吃的时候发现,竟然连果皮也在里面
果然是自制的 :)


嗒达,其实妈咪也凑热闹穿上了线条外套充当成亲子装


  7月份的时候家婆和小姑到访英国
我们再次参观Bourton-on-the-water


 在家特别喜欢这样被抱得高高的小夏
去到外面这样抱他
他一样兴奋地手舞足蹈
其实,以往他在外面都是特别cool的...呵呵


 7月份正式踏入夏天
不但雪糕屋人龙长
就连路边的雪糕车都排长龙
连宝宝推车都安置了小遮阳伞

傍晚时分,人潮就开始退去
这里又恢复它的平静
这个夏天,特别热,到这样有水流的地方消遣还真的不赖

Saturday, August 3, 2013

小夏 [0M-8M] 睡衣

这是新生儿尺码以及6-9个月尺码的婴儿睡衣对比
也许看在别人眼里没什么
可是当我看到这个对比的时候就有很深的感叹
感叹孩子长大得好快
记忆力穿着这一件新生婴儿的衣服的他,还是历历在目


这些睡衣 (Sleeping Suit),对在英国生活的宝宝来说十分重要。这里气候偏冷,一年365天里,也大概只有那么20-30天是不需要穿长袖睡衣睡觉的。或许应该说,是我们亚洲人比较怕冷。冬天的时候,小夏连白天都在穿睡衣,还需要在内搭多一件小衬衫,有时候还要加多一件外套,要不然手脚很快就会冰冷。

快要回国了,这些睡衣也不打算带回去,可以捐的都捐了,可以送朋友的都送了。所以,打算在这里给这些跟着小夏足足8个月的睡衣留一些足迹。他踏入8个月后,英国就进入7年以来最热的夏天,所以,已经20多天没有穿这些连身睡衣了。

当然,要记录的主要的原因是我觉得这些宝宝睡衣的设计很贴心,想要留一些纪念。


他有一个怕冷的妈妈,晚上很少开冷气睡觉,所以这样的连身长袖睡衣在马来西亚应该也用不着。无论如何,我还是准备带3件回去。
话说,之前他长高长得很快,一个尺码的衣服只能穿2个月左右,我们就连9-12M的也买了下来以为在他月龄7个月后的时候就可以穿。怎么知道,他竟然在7个月后就好像不再长高了... 现在唯有带回去看看有否否需要穿的时候。


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大惊小怪,反正,我在当妈妈之前,是真的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衣服,甚至是从来没有想过可以这样设计一件式的衣服。:) 首先,真的,真的很喜欢这个连身手套。
记得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好奇地问了老公:为什么这件衣服的口袋在袖子口上的?没错,我真的曾经以为他是一个口袋,哈哈哈~


不需要带手套的时候可以打开,需要带手套的时候只要把袖子口那里类似小口袋的手套反过来,就变成手套了。


手套的设计有些在袖子在后面,有些则在前面。无论后面还是前面,都可以把小婴儿的整个手掌都包裹在里面。


新生婴儿总是需要被保护得很好,包括手脚都必须要包起来,甚至连同身体绑起来裹成一团 :) 一般上,大家都用两个小手套分别套在宝宝的手上。但是,在他们长大到某一个程度,总是可以轻易把手套甩开。


甩开后除了担心他们着凉,还需要大人们在百忙中抽空帮婴儿找手套,到底掉去哪里?或者一个手套还在手上,另一个呢?类似这样的话,都经常听得到。而这种附有连身手套的衣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看我家小夏,在3个月大的某一天,睡醒后左手的手套打开了,右手的还是完好地包着手掌。这张的笑容灿烂,我也忘记了我说什么让他那么兴奋,只记得那是刚起床的他。


宝宝大约3个月左右会进入吸吮手指的阶段,只要发现宝宝有意吸吮手指,就可以马上把手套翻开。等他不吸了或者睡觉了再套上,这样就不会把手套吮得都是口水。我个人是觉得最方便的是,只要是穿着这款的衣服出门,无论带他去哪里,都不需要准备手套。


另外,这个手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我们知道,是时候给宝宝换下一个尺码的衣服了。
宝宝长大的速度惊人,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发现他其实已经不适合穿某件衣服而忽略了给他准备合身舒适的衣服。
后来我发现,当我们把他的手套盖上,他的手指总是找到逢口露出来,而且除了握拳头,其他让手指自由伸展的动作都做不到。



这时候,仔细看他的脚,会发现原来他的脚也已经伸不长,大腿附近的纽扣都已经快挤开了,这表示衣服已经不能穿了。
对于我这种不细心的妈妈而言,这种温馨提醒实在太棒了。

6个月以上的睡衣,有些品牌会细心地联想到宝宝6个之后的这段时间可能会学站,所以脚板的部位还设计一些防滑的小塑料波点,让学站的宝宝不会轻易滑倒。同时,多数的6个月以上的宝宝睡衣都不再附有连身手套的设计,只有少数的品牌找得到。


当然,还有一些品牌是完全没有在袖子的部分设计连身手套的,选购的时候我们都特别小心,而照片里这个没有手套的睡衣,是朋友的儿子长大不能穿了,转送给我们的衣服。一般上,我们都不买这些,除非一个情况:便宜。哈哈~


另外,在小夏还没有出世,我们就已经准备了这一件“睡袍”~ 这里称 Sleeping Bag,事实上,它是一种防踢被单,我妈说像是在穿裙子 :)。一般上分成3个等级的保温度,最强为2.5Tog,然后还有1.5Tog以及1.0Tog。这一件,我们买2.5Tog的,冬天穿,正合适。
小夏在3个月以前,都还是乖乖在同一个地方睡觉,不会有太大的动作。在那之前,我们都没有帮他穿这个防踢被单,一直到他3个月初的时候,被单总是被他踢开,加上那个时候频频下雪,每次踢开被单的第二天肯定伤风,后来我们才决定帮他穿上这个防踢被。


刚开始穿在他身上,我们总是担心不够保暖。如果天气太冷,我们总是会加多一件被单盖着他的下半身。往往,那件被单还是被他踢开。后来,我们渐渐没有再帮他盖了。其实他的腿都被裹在防踢被里了,还是有本事踢开外面那层被单,实在不得了的好动啊~


后来,还有这件可爱的Elmo防踢被,这件连手也包起来,很可爱。
他爸爸一直担心他会热,说连手也包起来会太热,所以小夏很少穿这件。( (其实这件才1.5Tog) 因此,我们只有在白色的那一件拿去清洗的时候才会看到这Elmo防踢被穿在小夏的身上。
对了,这件也是人家转送的,来自同一个家庭。
对于宝宝衣服,我是不介意让孩子穿二手衣服,只要知道来源,拿回来之后洗干净,就没有问题。毕竟宝宝长大得太快,别人穿不久,衣服还很新,同样的,我们也不会穿太久,没有必要介意。别人有心转送给我们,感恩都来不及了还嫌弃?



再后来,两件都不合身了,我们就再添购一件。因为天气已经没有之前的冷,所以,我们这次买1.5Tog。这个时候,他已经6个多月,在学习坐的阶段,虽然身上穿着类似裙的防踢被,好像也阻碍不到他爬起来坐。





前阵子看到有折扣,再买多一件,以方便交替着穿。不过,这件我们故意买12-18个月的尺码,想说拿回马来西亚应该可以用,就买大尺码一些。怎么知道,如上面所提及的,小夏无端端在这个阶段长高得不多,也因为这样,这件新的防踢被而被我们搁着一旁。
照片里可以明显看到,他只要一翻身,前面的布竟然跑到后面去了,背后明明就应该是一大片黄色。可以想象有多宽松吗?:D 

就这样,记录完毕 ~
最近在发部落格发点儿文字都必须牺牲睡眠才做得到,小朋友越长越大越黏身,最近他醒着的时候都不肯自己玩了。好了,现在,我要睡觉去了 :)

Thursday, August 1, 2013

英国下厨记 - 炸酱饭/面

在当上了妈妈后
炸酱面或者炸酱饭已经成为我们家里非常普遍的午餐或者晚餐
简单,方便,好吃

通常,我都下蒜米爆香后,直接倒入腌好的猪肉碎,翻炒至肉都熟了,加入萝卜丝以及葱丝。然后加一些黑油,麻油,耗油,糖以及盐。翻炒至萝卜丝软了就熄火,然后盛了饭或者面条,把炸酱肉铺在上面就可以吃了。快捷方便 :)

偶尔,我会换一换口味。比如这个就是偏辣的虾米炸酱面。
方法基本上都一样,只是在下了算米之后,加入了虾米以及辣椒油而已。对了,还有一点不一样,就是这个没有麻油调味。:)
因为懒惰找之前的照片,就放上了这个昨天煮的青色意大利面拿来充当普通的面条。因为还有几天就要回去了,不想开多一罐意大利面的酱,开了三个星期没有吃完肯定发霉,而冰箱里还剩下一人分的菠菜意大利面,所以随便解决了午餐。:)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